功夫以外的熊猫
1.
功夫以外的熊猫,啊、到处都是,直到彼时,领悟、一切只不过是桩好买卖。
经过数个月在动漫行业的摸爬滚打,KUNKUN我又肥来啦~
功夫熊猫3,精湛的分镜,折磨无数灵魂的渲染,角色BGM多令人印象深刻(天煞出场BGM太魔性了)…
CG动画工艺上又一逼炫富之作,这部片应该标榜大资本家的大剥削,说不定更能激起我国本土小镇青年的观影欲望。
或者用影迷的话:噢故事太棒了人物太猛了我家熊孩子全场乐呵呵。
2.
小熊问熊妈妈:“什么是幸福?”
熊妈妈笑了笑,对着森林黯然一指:“喏,你去森林转转就知道了。”
于是小熊去森林逛了一天,问了很多动物,还是不明白幸福是什么。
等小熊傍晚时分肥家,发现家里被打扫了一遍,餐桌摆满蜂蜜大餐。
熊妈妈脸上洋溢幸福笑容:“熊孩子不在身边,哪怕90分钟,也是人间天堂。”
如果你想安静欣赏阿宝的第三出功夫逗比大片,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全国上下的影厅都已被解放的熊孩子攻陷:重复台词的、笑点超low的、全程解释剧情的…他们,无所不在。
那天我买了首映票,动画师朋友呵呵一笑,说他已在网上找到枪版。
那一刻,我鄙视他。这种动画师根本不尊重同行辛劳。
影片开始,我感叹too young!自己还是没理解朋友那一笑背后的辛酸。
3.
许多人不理解功夫熊猫3内在的性质。
阿宝的形象、和影片里的一些镜头,抽离出来,重新绑定上对白和BGM,就是一条起码价值六位数的广告。有些广告更值钱,因为阿宝在商家LOGO或产品实图附近打功夫、卖萌耍贱。
相信在电影开始前,全国百分之90以上的观众都看过那些广告。(诸如某特金牛座)
这是好买卖,因为动画形象跳出二次元壁垒,和我们身边三维世界的产品发生实在的联系。
至于看广告的人会不会因为动画形象本身特殊气质,对产品生成差别于视频网站广告的厌恶感,我想成效应该蛮显著。
4.
如果看官们不了解动画衍生品,肯定不知道功夫熊猫的美术风格独属一枝,俗称:美式夸张。又以梦工厂、迪士尼的动画作品闻名于世,所以“迪士尼风”一词更迎人耳目。
熊猫圆乎乎的形象可以理解,但水牛、老虎、猴子、甚至是中国龙,都尽可能的圆噜噜,那绝逼是因为这种美术形象最适合衍生品制造。
功夫熊猫3至今的票房并不能算很好的符合预期,很多专业人士给出其不能超过大圣归来的悲观看法。
可是比起大圣背后惨淡的衍生品销售状况,熊猫3肯定会卖的好一些,我想,抱枕和手办应该是爆款吧。
某云家的平台为什么不跟熊猫3捆绑起来,现在打开某云家网页,并未出现熊猫3的弹窗或背景皮肤…
这部动画片,从头到尾都符合某云对电影的规划。
道理很简单:人家不给你独售呗…
5.
只要有梦工厂迪士尼的动画片出来,幕后花絮肯定少不了导演和特效组组长的拍胸脯:这部片里的冰效是我们独立开发的插件,全球只有我们家有。
熊猫3产自东方梦工厂,我这人比较大老粗,没看到哪些“全球独享”的特效出现。
看片时,满屏的渲染师傅的怨气扑面而来。
综合工艺水准,东梦看来能称霸大陆至少三年。
话说回来,动画后期制作笼统可分为视觉和听觉。在视觉方面,大陆同行能追赶的速度还可以更快,快到超乎所有人想象。
但听觉上,大白话地解释,配音台本+BGM演奏,这方面的团队经验是较难填补的。
在这要立个Flag,几天后的年兽大战,听觉后期上应该能算入大陆本土动画片的一级水准,如果有兴趣了解我们的听觉后期和东梦差多少,这部片是个不错的指标。
6.
熊猫3的功夫只有一些剪影动作(就是那些看上去像把李小龙海报剪下来做的动作镜头)有中国功夫的味道,其他所谓的功夫味其实归功于精湛的分镜。
动画制作前期的关键一步,分镜比剧本重要。
很多不明所以的观众喜欢把一部动画片的精彩归功于他们口中的“故事”。
其实,当你对着一部动画片说“故事真棒”时,赌五毛你是在说“这部片的故事大纲真好,很容易理解”。
一部动画片最关键也是最能体现灵魂的,绝对是分镜。
这就是为什么,好莱坞动画导演要有美术功底(如果你去国外读动画导演的课程没要求你学美术然后你不会画分镜说明你读的是野鸡大学),而中国的动画导演往往只有嘴片儿功底(某部即将上映的国产动画片的导演是公司老板)。
熊猫3的分镜,啪啪啪啪,没话说,很赞。
7.
熊猫3的故事立意粗俗,给人走过场的廉价感。
一只并非产自四川的熊猫被美式通俗话叙事套路一点点掰成四不像,往后阿宝的命运会更惨,他永远摆脱不了庸俗、懒惰、平时愚蠢、突如其来被唯心论智慧醍醐灌顶的设定。
可这又怎么样,在如今看电影沦为看曲艺杂谈、看相声的大众市场,一部电影的内容空洞照样能被众人捧为“故事一如既往的棒”。
归根到底,it’s just good business.
这只和市场万象相关但唯独和功夫不相关的熊猫阿宝,继续着他的第四部故事…